取保候审是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享有的一项权利,也是保证刑事诉讼程序公正的重要措施,是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的法律程序。取保候审适用的对象比较广,司法机关审核后认为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取保候审申请都能获得准许。
那么,在取保候审期间可以外出吗?
当然可以!前提是必须经执行机关,即公安机关的批准。如果私自外出的,已交纳保证金的,没收部分或者全部保证金,并且区别情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一、哪些情况下,能够申请取保候审?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65条的规定,取保候审在一般情况下,适用于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虽然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另外,刑事诉讼法第72条,以及《公安部规定》、《检察院刑事办案规则》《最高法院刑诉法解释》,又对一些特殊情况下的取保候审问题作了规定,这些特殊情况是:
1、应当逮捕,但患有严重疾病的,可以取保候审。
2、应当逮捕,但正在怀孕、哺乳自己不满一周岁的婴儿的妇女,可以取保候审。
3、对拘留的犯罪嫌疑人,证据不符合逮捕条件的,公安机关可以决定取保候审。
4、提请逮捕后,检察机关不批准逮捕,需要复议、复核的,公安机关可以决定取保候审。
5、移送起诉后,检察机关决定不起诉,需要复议、复核的,公安机关可以决定取保候审。
6、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羁押的案件,不能在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侦查期限内、审查起诉期限内、一审和二审期限内办结,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7、持有有效护照和有效出入境证件,可能出境逃避侦查,但不需要逮捕的,可以取保候审。
二、哪些人可以申请取保候审?
1、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
2、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
3、近亲属有权申请取保候审。
犯罪嫌疑人被逮捕的,其聘请的律师可以为其申请取保候审。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和律师申请取保候审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有权决定的机关应当在收到书面申请后7日以内作出是否同意的答复。
三、取保候审了是不是就没事了?
当然不是!
取保候审只是一种阶段性的强制措施,并不代表案件的最终处理结果,如果经过开庭审理后,法院认为犯罪情节比较恶劣判处了实刑,那么还是要根据判决书的内容执行相应的刑罚。如果法院判决了实刑,那么还是会到监狱去服刑。如果法院判处了缓刑,那么就不用被羁押。
所以,即使被取保候审,也完完全全有可能被判处实刑。能不能够被判处缓刑,需要综合考虑案件的具体情况、所犯罪行的严重程度,与是否被取保候审并没有直接关系。取保候审并不是免死金牌,取保候审之后被判处实刑的大有人在。
四、所有人都可以取保候审吗?
有下列情节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则应作出禁止性规定,一般情况下不得取保候审:
1、可能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以上刑罚的。
2、累犯、惯犯或同类前科的重犯。
3、流窜作案的。
4、曾被取保候审而有逃避或其他妨碍刑事诉讼行为的。
5、可能对被害人、证人、鉴定人及其近亲属的人身或财产进行侵害的。
6、可能逃跑、自杀或者进行其他犯罪活动的。
7、一人犯有数罪的。
8、住址或者身份不明的。
9、其他有碍侦查、起诉、审判情况的。
虽然申请取保候审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之一,但是最后的决定权还是在司法机关手中。想要取保候审申请获得准许,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近亲属就必须了解清楚司法机关决定是否准予取保候审的关键是什么。